廣西新聞網都安1月31日訊 近日,隨著春節的臨近,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老街的一個居民院里,十幾名工人正在趕制具有瑤鄉特色的年貨,大鍋里熬制紅糖的糖漿沸騰著泛起層層“浪花”,冒著熱氣的一排蒸籠中飄出陣陣“芳香”,一雙具有靈性的手靈巧地包出一個個“三角粽”,一把刃薄鋒利的刀將米花糖分割成一個個“方塊”……轉眼間,米花糖、黑米粽、年糕等瑤鄉特產被裝進印有都安山水圖騰的精美包裝袋中,等待郵政快遞小哥上門收貨,發往全國各地。
據了解,讓這些瑤鄉特產走出瑤鄉的是一個名叫熊立志的80后小伙子,他設計印有都安知名旅游景點響水關、翠屏山、安福寺和東廟天窗等瑤鄉山水圖騰的系列旅游產品走俏深圳旅游博覽會,為瑤鄉特產插上了充滿靈性的翅膀。他立志改變傳統手工食品的現狀,在保留鄉愁味道的同時,營造更迎合現代審美以及消費需求的手工食品,讓瑤鄉特產走出瑤寨,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拿著熊立志的名片,慕名走進被花草圍繞、古樸典雅的一間瑤鄉手工食品制作工坊,就感覺到濃郁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一位戴著眼鏡、模樣俊朗的小伙子正在電腦前,一邊查看微店訂單,一邊刷刷地打印訂單,他就是熊立志。
熊立志大學學的是編輯出版專業,做過圖書編輯、禮品策劃、專業文案、廣告總監,廣東、安徽、江蘇等地都留下他拼搏的身影。為了心底的那份鄉愁,2015年年底,他回到了家鄉。此后,他專注于家鄉的土特產品文化底蘊的挖掘和市場開發,潛心研究“鄉愁的味道”。他開始對手工食品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熊立志認為:“長期以來,都安傳統手工食品的包裝都很落后,繼承傳統不是因循守舊,而是繼承傳統的制作工藝,保持傳統手工食品的風味,而不是沿襲已經偏離現代人需求的傳統包裝方式,都安手工食品要脫離本地人傳統情懷的小圈子,走向更廣闊市場。”
說干就干,熊立志找朋友手繪了響水關、翠屏山、安福寺、東廟天窗等都安著名景點,并應用于手工食品的外包裝,精美且有都安圖騰的包裝,一下子就提高了手工食品的檔次。熊立志認為:“山水之美才會對人形成最直觀的吸引,地下天窗洗滌靈魂的一汪碧水,翠屏山層巒疊嶂間的俯瞰全城,安福寺背山面水的藏風聚氣,響水關的曉風殘月水落石出,我嘗試通過饗念這樣一個產品,實現對都安傳統手工食品和山水風物的對外傳播。”
春節臨近,熊立志的特色手工食品大禮包網上熱銷,每天收單數百盒,讓熊立志忙得不亦樂乎。(高東風 李雪松)
|